說到體育競技游戲就不得不提 2K 和 EA ,作為“體育專業(yè)戶”,這兩家公司旗下有很多知名大作,而且他們都喜歡將一個游戲往多個平臺上推,所以總是會被拿來作比較,最好的例子就是《NBA 2K》和《NBA Live》系列。作為同樣推出了手游版本的這兩個系列來說,它們分別經(jīng)過了怎樣的“手游化”也是個很好的對比素材:年年推陳出新的《NBA 2K》一直堅持走“迷你化”路線,手游版與主機、PC 版相差不大,就是內(nèi)容稍有縮水,沒什么驚喜,而剛上手游平臺不久的《NBA Live》倒是有點讓人意外。
《NBA Live》的手游版——NBA Live Mobile《NBA Live移動版》最早是在 2016 年時推出,主打橫向操控比賽,不過針對手游平臺特點對主機版的內(nèi)容進行了壓縮和調(diào)整,其最大變化就是加入了卡牌元素。但別在這時候嗤之以鼻,其“卡牌化”并不像某些真·卡牌游戲那樣,把球員們都變成卡牌放在球場上對撞,只是有了卡牌收集這么一個占比較大的元素。
卡牌元素主要出現(xiàn)在陣容調(diào)整和新玩法“合成”上,球員都以卡牌的形式出現(xiàn)在商店中,玩家可通過抽卡來獲得他們,調(diào)整陣容以提升實力評分。這點和多數(shù)卡牌 RPG 游戲中的強化出戰(zhàn)陣容差不多,甚至連球員和陣容都分成“多面手”、“神射手”等 6 大類(類似《天命傳說》中的“刺客信條”、“速戰(zhàn)速決”陣容),對于一款體育競技游戲來說還是挺特別的。但好在單個球員并不存在升級強化的設定,否則就成了體育 RPG 游戲了。
至于“合成”,乍看之下就是個比較次要的成就型玩法,讓玩家通過收集球員卡牌、獎杯卡牌等去不斷兌換獎勵。本來是兌不兌換都無所謂的,但當你發(fā)現(xiàn)獎勵物品中還包括了黃金球員、傳奇球員時,如果你是個忠實的 NBA 粉,你恐怕很難壓抑住自己的洪荒之力,不去想將它們占為己有吧?也就只有被吸引之后你才會猛然醒悟:這是一個填不滿的深坑!多張低階卡兌換中階卡、多張中階卡兌換高階卡、多張高階卡又要兌換超級卡……明知道循環(huán)反復看不到盡頭,但還是很想要啊~
想要快速湊齊卡牌只能靠抽卡,而抽卡要么靠氪金,要么靠長時間地花體力打比賽賺錢,所以只要你有收集的想法,游戲就能賺到你的時間、或者你的錢。
也許是為了適應手游平臺上卡牌游戲日趨大眾化的潮流,《NBA Live》的移動版才選擇了加入卡牌元素這樣一個變化,不過這也并沒有影響游戲原本的核心玩法。在線上賽事、對戰(zhàn)、賽季等玩法中,玩家依然還是可以去參加一場場的比賽,用搖桿 + 按鍵展示出不羨慕手柄的神控球技術(當然手感上還是要羨慕一下手柄的),完成不同的游戲目標獲取獎勵。
比賽的操控、玩法和畫面都屬于比較中規(guī)中矩,沒有出現(xiàn)什么球打到一半就放個必殺技的不和諧感,但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。好比說球員的頭像和球場上的形象并不是完全符合(庫里長毛了)、能力屬性上的設定也有點不合理(中鋒也能投三分)、規(guī)則沒那么嚴謹(可以持球回場)、還有 PVP 對決采用的是異步聯(lián)網(wǎng)比賽,還分成了 4 個回合來回打,筆者感覺這并不像跟真人打實時比賽那么刺激。
另外,作為一款注重操控的體育競技游戲,系統(tǒng)卻把球隊的防守設置做成了半自動化。當玩家進入防守狀態(tài)時只要一鍵就可以讓球員們自動進入防守狀態(tài),緊盯持球球員,搶籃板也是自動的,從操作難度上看確實是輕松了不少。不過防守半自動化也有自身的短板,想要靈活搶斷、掌控籃下還是得玩家及時出手干涉操控。
雖然登陸天朝之路一波三折,也沒能做到盡善盡美,但游戲在玩法方面的布局還算是比較全面。有針對核心玩家推出的真實球賽,也有針對大眾玩家推出的卡牌元素,賽事挑戰(zhàn)等內(nèi)容也比較多樣。盡管需要重復做任務刷獎勵,好在比賽條件各不相同,又有體力限制,所以沒那么容易讓人玩膩。游戲整體畫面感還不錯,玩起來也比較流暢,人形看起來也很舒服??紤]到它作為一款容量幾百 M 的網(wǎng)游,能做到這程度也算是不錯了。
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與我司聯(lián)系,我司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酬。
全部評論